-
我的青浦高中情将迎来青浦高级中学百年校庆日,我的心时时不能平静,日思夜想百年校庆日的到来。庆贺我的母校百年生日,为她高兴、为她欢呼、为她祝福!我是1955年考入青浦初级中学,1958年考入高中,是1961年第三届青高中毕业生,住过城厢南隅和睦街文昌宫井字楼的宿舍、青安路(原青浦师范学校)的平房宿舍和沪青路高中的大楼,在母校学习和生活了整整6年。自高中毕业后的60年余时间仅回校过1、2次,多次同学聚会或校庆活动未能参加,但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经历记忆犹新。100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崇德务实,育才成才”的办学宗旨,恪守“团结、求实、严谨、创新”的校训,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批又一批学子从学校毕业,成为国家的优秀建设者,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赶上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机会,在校舍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科研的提升等方面取得辉煌成绩,荣赝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荣获“十四五”期间首批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双新实验学校,成立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基础教育集团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在高中期间,国家正经历三年的自然灾害,学校搬至沪青路附近,仅有一幢大楼,教室和宿舍在一幢大楼,没有食堂 ,住宿生在教室吃饭,在淀浦河边有几间厨房,周围有70亩余的学校农场。期时,语文、几何、代数、化学和英语等课程顺序开设,老师从县城城区步行到新校区,夏天顶着炎日,冬天冒着风雪,以饱滿的精神,满腔的热情上好每堂课,呕心沥血,教人不悔,让同学们学懂、掌握知识。难以忘怀章以兴校长总是早早到学校,在各教室听课,常召开学生代表会,听取同学们的各种意见;难以忘怀陆亚兰老师,她一个瘦弱的女老师,神情专注的投入教学,她的声音永远是那样的亲切,慈母般的关心同学,冬天一早赶到学校宿舍,叫同学们起床,到沪青路跑步,学校农场收割水稻时,她拎着水壶走在田间,给同学们送水,喊着同学们加油!那声音永远在我耳边,在我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总能听到陆老师在喊同学们加油!今天她在天堂,也许能听到我在叫她,陆老师好;难以忘怀教英语的徐老师,那时他已经上年岁,是年岁长的一位老师,已经是瘦瘦的身子,教我们英语语法,朗读课文,他教我们念“study” 的口型永远在眼前。我在中学学会了英语基础知识,参加工作后英语是我学习国外医学书籍和刊物的工具,从中汲取知识,即使现在退休了,我还坚持每周上网阅读美国儿外科杂志,这都得益于青高中赋予我的知识。在沪青路的高中,用的是淀浦河的水,每天早晨有同学帮助厨房员工从淀浦河挑水,倒到大锅里,烧早上用的洗脸水,那时煤的质量很差,用手搖鼓风机吹风,也有同学帮助摇鼓风机,我是其中的一个,和杨和坤,沈振海以及周妈等员工结下友情。母校给我的恩情、老师给我的教悔是永远说不尽的。1961年(5月8日参军通知)我和12同学保送到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光荣的参军入校,母校送我走上学医从医的漫漫人生路。军校毕业后在军队医院工作,为我军指战员服务。1968年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一年,为我军高炮指战员服务,经历了战争。到南京地方工作后,从事小儿外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为儿童看病做手术,培养新一代儿科医生,竭尽全力。2018年的夏天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天气,那年我已经78岁,因天气热,患病的孩子多,一个接一个的看病,忽然间来了几个人,抬头一看是南京医科大学和医院的几位领导来慰問,庆祝我国第一个医师节,不知不觉我已学医从医57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也是我入党50周年。7月1日我有幸参加南京医科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及南京医科大学“七一”表彰大会,校长为我佩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那是难忘的日子。老早知道今年10月学校将举办建校百年纪念活动,校友通过微信群互相传递,为校庆活动作各种准备工作。经过再三思考,选择我的业余爱好工笔花鸟画,画了一幅画,通过微信转递给青高中纪念馆筹备办王健老师,得到王老师和校长的热情支持,为画作裱装和配框,供校友们分享。的秋天阳光暖和,桂花飘香。我是青高中的一名学子,回忆我的过去没有辜負母校的辛勤培养和殷切的期望,心情似水平静,脸上洋溢幸福,双手向母校交上我的一份滿意的答卷。图1.本文作者在门诊工作。图2.2018年8月10日校领导战高温慰问。图3.2021年7月1日参加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京医科大学“七一”表彰大会。陈永田写於2023年10月15日南京滨江。发布时间:2023-10-20
-
一往情深深几许 |1948届校友张自申向我校捐赠油画作品9月26日上午,我校校友张自申先生向学校捐赠其创作的油画作品——《紫气东来》,捐赠仪式在学校行政楼底楼接待室举行。仪式伊始,蒋校长向张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向张老回赠了我校百年校徽复刻版。随后在蒋校长的陪同下,张老参观了我校新建成的中心花园和校史馆,在参观过程中张老盛赞了我校深厚的底蕴,优秀的办学成绩,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并预祝建校百年主题活动圆满成功。张老是我校1948届校友,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绘画主编。张老于1949年进入部队艺术学院,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吴作人、艾中信等大家,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吴作人工作室。毕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历任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美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5年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工作,先后任该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其代表作品有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历史画《强渡天堑》,以及《粤海深情》、《第八盏灯》等,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博物馆收藏,并参加省级、全国美术展览数十次。张老捐赠的油画作品《紫气东来》描绘了旭日与松树交相辉映的场景,寓意母校永远如松树般傲然挺立、长青不老,如旭日般意气风发、蒸蒸日上。其中蕴藏的是张老与母校一同成长的光辉岁月,饱含的是张老对母校的一片拳拳之心。百年青中,桃李千枝竞放;未来青中,定将继续茁壮。发布时间:2023-09-27
-
忆杏坛风雨,话百载青中9月23日上午,曾经在青中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教师受邀到学校参加聚会,忆杏坛风雨,话百载青中。参加活动的老领导·、老教师不顾雨天不便,从市内各处来到学校。有的老教师因为腿脚不便由子女陪同而来,只为和老朋友、老同事相见。大家见面互诉衷肠,表达对老朋友、老同事美好的祝愿。随后大家集中在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进行简短座谈。首先是由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蒋伟勇介绍了学校筹备建校百年庆祝活动和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同时恳请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教师对建校百年活动提出宝贵意见。随后瞿贤毅、张应魁、鲍凯歌、翁志勋、王庆瀛、张鉴周等老领导、老教师对回顾了自己在青中工作的岁月,对学校建校百年表示祝贺,并对庆祝活动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最后所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发布时间:2023-09-25
-
校友捐赠2023年9月13日下午,学校1963届中四班校友周士俊老先生来校,将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赠送给学校,作为自己对建校百年的一份献礼,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周士俊1960年9月考入青浦县中学五年一贯制(初中高中)中四班就读,班主任为何仁涛老师。1963年9月由青浦中学包送考入上海市半农半读医科专科院校(四年制)。1967年医科毕业后服从分配,先在崇明岛工作,五年调回青浦工作,在青浦中心医院工作直到2006年12月退休,一生从事救死扶伤事业。值学校建校百年之际,周老先生特地前来学校,除赠送了自己的书画作品之外,周老先生更是代表他的女儿和他的孙辈,表达了一家三代都是青中人的激动和自豪,他也希望学校能延续百年的荣光,越办越好!蒋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周老先生的书画,也向他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发布时间:2023-09-14
-
依依校友心,浓浓母校情 | 我校举行优秀校友捐赠仪式9月13日上午,我校校友孙演千先生向学校捐赠他收藏的“青浦高级中学各阶段”校徽。捐赠仪式在学校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蒋校长向孙老颁发了捐赠证书,并表达了学校崇高敬意和诚挚的谢意。孙演千先生是我校64届高三(3)的学生,班主任是瞿贤毅老师,工作后他曾担任过青浦县教育局副局长,有着浓浓的教育情结。他爱好收藏,藏品涉猎广泛。经过他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他把青浦中学从建校到现在的校徽基本集齐,并把这份珍贵的藏品无私捐赠给母校,祝贺母校百年华诞,在捐赠仪式上他表示作为青中学子,他从未忘却母校的培育之恩,为母校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每一位青中人的荣幸和骄傲。最后他祝母校百岁生日快乐,愿母校繁荣昌盛,期母校英才辈出。发布时间: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