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 >>国旗下讲话
责任,从我做起的公民意识
发布时间:2012-02-20 15:26:31   发布人: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8,46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责任,从我做起的公民意识。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个驮过河。”他就是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上九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胆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作为院长,他即使经常外出主持会议,却仍然坚持每个星期二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一切为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亲人,担负起了一个医者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责任。

 

现代社会,个体的身份和角色,很大程度由职业和专业决定,因而,责任总先意味着对本职工作的勤勉敬业,尽忠奉献,不折不扣完成各项要求。社会的美好,源自每一个岗位上的人们不敷衍苟且、不马虎失责。责任,应是一种虔诚的、超功利的信仰,在自己的角色中付出全部的热诚和努力,不躲避,不推诿,不卸肩。

 

同样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刘金国,身为公安部副部长,在大连特大油罐火灾中,坚守在火灾第一线,拒绝局长对其下达的撤到安全指挥所的命令,完成了全世界难以突破的油罐大型火灾的灭火任务,拯救了整个大连城,危难的现场便是他责任的所在地,无畏无惧,无所推脱。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个人责任是没有替代品”。诚然,价值多元的时代,个人坚持何种信念与人生追求,决定了自身选择;但一旦个人推卸了应该承担的责任,整个社会便会如大厦失去基石,个人权利也就无从谈起。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应该像一块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多元利益追求的社会,责任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情,凝聚共识的纽带。上海今天全社会倡导“责任“的价值取向,需要责任意识的开路前行,需要责任原则的制度约束,也需要持久的素质熏陶,更需要持久的道德培育,而这又需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觉制定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班集体负责,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卫生劳动任务;对自己的家人负责,作为子女理应把“孝”常记心中;对所处的环境负责,力争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对所在的社会负责,你怎样,社会就会怎样,你若光明,社会便不会黑暗。你所站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2012-2-11
文化传承与创新 人民的贴心人——伟人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