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国旗下讲话演讲者:高一2班 沈李琦
何为成功?
或许在短期内,成功就是顺利的通过高考,达到自己志愿所在的高度,要是考个状元,就更好了;而在长期内,成功或许就是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多的东西,不同于“碌碌无为”的普通人,所谓不凡,也就是成功了。
母亲常和我说的:认真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赚大钱。当然,对此,大多数的我们可能嗤笑妈妈的思想太落伍。的确,现在在所谓“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真正的人生赢家走的根本不是这个模式。由此想到ted上一篇演讲《绝望的大学生》,作者马佳佳,90后CEO,靠着另类的行业,自我营销,爆炸性的言论,成功的登上许多人望尘莫及的高度,创造着又一个暴富神话,而我们,即将成为她笔下的“绝望的大学生”,读书,考试,毕业,工作,即便是开启“完美学霸模式”,如今名校毕业生似乎也不比“段子手阿强”、“时尚博主Miranda ”、“微商小丽”来的更令人艳羡。毕竟前者或许就读香港大学中文系,几年来只做了粤语一些特有文字的研究,得了些奖金,而后者可能高中毕业就实战创业做生意,不出几年就给爸妈买了宝马;前者向往着诗和远方,后者却说“没钱,时间也不自由,就不要谈诗和远方”;前者从小被给予厚望,公认的国家栋梁,后者又说“你们以为你们是国家栋梁,却只买得起小米手机”。那么以物质的角度来说,后者成功多了。
而我想这可能也是成功的一种吧。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番心迹是上述后者穷尽一生所不能到达,而前者却谨记于心的,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德意志银行的蔡洪平先生讲述的他身边的一个故事:一个同事拿到400万美元的奖金后跟他说比起成功上市的企业家,我们的收入太少了,太亏了。蔡先生第二周带他去参加了高锟先生在香港红磡体育馆的颁奖仪式,高锟先生双手颤抖着走向主席台领奖,税后的奖金只有这位同事十分之一不到。在全场起立为高琨先生鼓掌的时候,蔡先生和他同事说,这才是真正的伟大。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人太少了,也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去“治国平天下”。可我想,如果去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去达成属于自我的“诗和远方”时,总是能有所贡献的吧,这便是成功,而这样的成功,伟大多了。
今天的我们,也算是站在了另一种风口浪尖上,而看清自我对成功的定义后,也能化干戈为玉帛。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阿甘貌似傻子,蠢的有目共睹,连普通人都不如,可又如何呢?阿甘仅仅秉持着做自己的决心,成就了学历,功勋,财富,随便拎出哪一项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而这样一个傻傻的阿甘,在珍妮问他“梦想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时反问到——“我将来不能做我自己了吗?”。如此,成就了一生。
似乎也明了了,每个人自己心中,都应该有对自我的把握。我们无法否认资源配置者实力的强横,也无法否认利益交换的重要性,却万不可为此而失去了自我。成功是无法以偏概全的,日月不同光 昼夜各有宜,我们这样的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人,当内心燃起名为自我的澎湃时,也就是成功的时刻了。
不论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追求,真的有人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