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团市委派出的青年志愿者,我校团委书记陈伟峰老师于06年8月远赴云南省迪庆州藏文中学开展为期半年的教育扶贫工作。在藏文中学任教期间,陈老师不仅工作勤奋踏实,而且十分关心校内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时把他收集的相关信息反馈给学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经过研究,决定向全校教职工发出与藏中22名贫困学生结对以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倡议,由于响应者众多,只能从踊跃报名者中挑选了21名教师与藏文中学的22名贫困学生长期结对,其中陈伟峰老师一人认领了2名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团委和学生会联合在学生中发起了为藏文中学学生捐赠书籍和文具用品的倡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首笔由21名教师捐出的帮困资助款6,600元和由学生捐出2,744件文具用品已于年前邮寄出。此外,学生捐款16,062.9元已用于购买书籍赠送给了藏文中学图书馆。
教师志愿者对应资助迪庆州藏文中学部分困难学生名单
姓名 |
性别 |
年级 |
住址 |
家庭人员组成及简况 |
资助教师 |
和震华 |
男 |
初一 |
|
父母农民,哥哥无钱读书辍学,为供我读书新衣都不舍得买 |
张沈芸 |
卓玛 |
女 |
初二 |
|
父亲有病干不了重活,爷爷年迈,哥哥辍学,帮妈妈夏天山上捡松茸卖 |
吴国章 |
赵红菊 |
女 |
初二 |
|
母亲去世,爸爸务农,奶奶有病在身,需经常医治,爷爷家门口开小店,生意清淡,供两姐妹上学 |
王凤英 |
鲁茸取品 |
男 |
初一 |
德钦县佛山乡 |
母去世,爷爷奶奶体弱多病,靠父亲捡菌子和种田,供兄妹两学习, |
耿艳玲 |
李建军 |
男 |
高一 |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新建村堂浪顶社 |
父母亲务农,还要照顾爷爷奶奶,靠捡菌子所得生活 |
张鉴周 |
鲁茸旺小 |
男 |
高一 |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诺西村大兴社 |
父亲残疾,母亲捡菌子维持日用,自己生活费靠村里和学校补助 |
杨玲 |
拉巴卓玛 |
女 |
初二 |
香格里拉县五境乡苍脚村子母雄社 |
父亲去世,母亲干农活来支撑整个家,还要照顾88岁的奶奶 |
沈方梅 |
格茸吹批 |
男 |
初一 |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木茸社 |
弟弟辍学,爷爷和妈妈务农,供自己学习 |
钟卫平 |
曹瑞霞 |
女 |
高一 |
香县尼西乡汤荡村汤堆社西木谷下队 |
姐姐辍学,父母亲务农,主要靠卖农产品维持生活 |
张秀珍 |
格茸卓玛 |
女 |
初一 |
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奔东社 |
父亲嫌弃女孩,离母亲和姐妹俩而去,家破烂不堪,姐辍学,母亲有病可不吃药,务农的钱供自己上学 |
吴甫光 |
达娃卓玛 |
女 |
高一 |
德钦县奔子栏镇下社学中 |
父母亲务农,还要照顾半身瘫痪的爷爷,靠社会和学校补助维持学习 |
陆跃勤 |
阿姆 |
女 |
初二 |
德钦县霞若乡茨长桶村格通共社 |
父母务农,爷爷奶奶体弱多病,一年收入6、700元,只能供姐妹俩中一人继续读书,靠社会和学校补助 |
王桂明 |
李萍 |
女 |
高一 |
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安南村水磨坊社 |
父母亲和姐姐务农,靠卖水果等农产品供自己和弟弟学习 |
张雪明 |
开主 |
男 |
高一 |
香格里拉县五村从古龙社 |
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务农,供自己学习,主要靠卖农产品 |
赵冬梅 |
和文松 |
男 |
高一 |
维西县维登乡小甸村面理社 |
父母亲和哥哥务农,靠村里补助和社会的一些资助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