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
青浦高级中学 张斌
一、感悟?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但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内容,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才能实现。教师的“外部作用”要服务于学生的“内部转化”,即教师的外部作用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课堂上听得懂,遇到题不会解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识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脱节的结果。?
教师最大的艺术就在于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不停的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启发就是引导,引导学生主动的通过思维活动,提高自身的思维素质,去获得知识的本领。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学生思维素质的提高,不断的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其意义极为深远。?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本文拟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实践谈些做法和体会。?
二、实践?
1?创设情景,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青浦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把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迫切要求之下进行学习。?
学习立体几何首先要解决一个入门难的问题。所以在立几教学中我经常以实际问题创设情景或让学生尝试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迫切要求。?
如一开始学习平面性质中的三条公理和三条推论时,可设计直观模型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铁丝做成一个空间四边形框架如图。一根铁丝EF与AB、AD相交,另一根GH与BC、CD相交,设EF与GH相交于O,再变动EF、GH交于O′,通过几次操作让学生发现O,O′一定在直线BD上,接着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并随之产生了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证明的强烈愿望,从而加深了对平面基本性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