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训练的实践??
青浦高级中学 伊爱平???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除了历史机遇,学习条件,个人追求等因素影响外,脑力智能的培养和训练也是成为杰出人物的重要因素,现代心理学家了现,人类的自然潜力主要体现在脑的潜力上,而人类对脑潜力的开发迄今未超过8%,这就是脑科学理论界所说的“冰山”。我们现在所说的脑力智能的培养和训练也就是指对这座“冰山”的开发。从横向上看脑力智能包括思维,观察,想象,记忆,判断创造等潜力,从纵向上看脑力智能包括用脑的敏捷度,准确度和持久度。这个意义上说,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也正是开发青少年脑力智能中想象潜能,使之成为学习和创造的高手。?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训练中我是这样去实践的。?
一、组合式联想法的训练?
什么是组合式联想法?组合式联想法其实就是把已经验过的两种无关联事物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事物新的感受的一种联想法,例如,当今风行的“随身听”,就是人们把录音机和耳机组合在一起研制形成的最受欢迎的录音机新装置。再例如,把一根根管子和风琴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管风琴乐器。?
在训练组合式联想法时,一般采取以下做法:?
1、特征法:?
即利用一些选择的对象,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时,从选择的对象中寻觅有启发性的对象,能激发联想的事物,如太阳、鲜花、课本、教室、大地、草原、山冈等,把有关内容按特征组合在一起,就是组合联想中的特征法,如给定的对象中,有山、云,果树、麦浪,那么组合而成的就是大自然的美景,这时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声乐作品欣赏时,就会有先前的组合联想而产生出的新的美好的感受,学生在欣赏体会中写到:小河的流淌,水花的飞溅,树叶的簌动,阳光的闪烁,乡间的农舍和田野的风车,每种美妙的活动都有着同样动听的音符与之辉映,每个生动的场景都有着与它一般的乐章与其符合。?
2、对象法:?
即把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作为对象,把选择的其他对象特征通过联想直接集中在该对象上,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形成正确欣赏,如给定欣赏音乐作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同时选择一些对象与之进行联想,如马匹,骆驼,风沙,歌声,脚步声,商队等,这样组合出的就是“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风沙滚滚,远远传来一阵和平的歌声,可听见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一队商队正在穿越大草原”,欣赏后的学生在欣赏体会中这样写到:在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我“看见”了一望无边的沙漠和商队,虽然我从未去过,但音乐使我体会到了心灵旅游的快感,这是一次难得的旅行。这样学生在正确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加强了想象的训练。?
3、思考箱法:
即把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产生的对象写在纸条上装入一个箱子中,这种箱子有一个特点,上开一孔,并有摇动装置,当用手摇箱子上的摇柄时,学生可以从小孔中看清字条上的字,再请学生从中随意取出若干纸条组合词语、句子,这样不相干联想对象就组合成新的对象了。例如,当字条上出现“电子”、“钢琴”词汇时,可以组合联想形成“电子钢琴”这一乐器。
再例如,当字条出现“田野”、“马达”两个词汇时,则可以组合联想为“田野上传来拖拉机的马达声”的场景。?
应用组合联想法思考时,要尽可能多的把与这个音乐欣赏作品内容相关的事物力举出来,然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间进行随意组合,这样,借助于联想的魔力就可以形成新的思考,发展新的想象,发明新的事物,学生也非常喜欢。?
二、对比联想法的训练?
什么是对比联想法呢?对比联想是指从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即从性质、特点相反的事物的比较中形成的联想,因为相反的事物能互相映衬,因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比联想的客观基础。对比联想的基础是对比,进行这种联想训练时,一般有三种方法:?
1、正反对比联想法?
即把两个对立、相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联想,这是对比中较突出的一种。例如,把两对立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由此产生联想,可以是相反的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相反的速度,如快、慢;相反的力度,如强、弱;戏剧,戏曲中的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的对比;东西方不同乐队的对比,如中国民乐队与西方管弦乐队等,这样对比欣赏后产生的联想更深刻,创造性思维更活跃,想象更有新意,如把中、西方古典音乐作为对比来欣赏时,学生这样说: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恒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出中国古典时,我们不禁感叹这个拥有五千年古国文化的中国酝酿出的是如此精妙绝伦的音乐,当然,西方的古典音乐也是令人感受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的美。心烦时,你会播放莫扎特的音乐;高兴时,你会播放巴赫的音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当人们将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搬上银幕时,贝多芬、巴赫、莫扎特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便成了反映人物心情,视
频效果的闪光之星。我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常常在想,到底是因为有了古典音乐而编织了那吸引人的童话,还是人们创造故事后再用心灵去弹出那优美的旋律。?
2、虚实对比联想法:?
即把音乐作品有关虚的印象与实的表演进行对比联想,这样虚实映照,可以产生良好的欣赏效果,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创造思维也是不可少的方法。如欣赏京剧《沙家浜》“智斗选段,单听唱腔,只是对其中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有一个虚的印象,而利用多媒体同时播放画面,在看到阿庆嫂的机智、刁德一的阴险、胡传魁的愚蠢三个的真实形象的同时请同学一起参与表演,这时一虚一裨对比,可产生新的联想认识,这就是对京剧《沙家浜》中的三个人物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欣赏联想,也就从静到动,从单纯的音响到立体画面,有血有肉,更丰富生动了,每次进行这样的实践时,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效果也很好。?
3、大小对比联想法?
既把一个事物的大小进行对比联想,这样大小转换联想可萌发新的联想创造,如大剧场与小剧场的比较,可联想到前者离观众的心理比较远,观众的旁观者的意识比较强,后者离观众心理距离比较近,观众对表演的接受更加清晰从而在心里上更加亲切,由此也可以让学生去联想大剧场和小剧场谁适合演出一些重大的题材和更宽阔的场景,谁适合演出的细腻的题材和生活场景。?
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与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发现一些新的创意,产生一些新的联想结果。?
开发青少年的脑力智慧,培养21世纪的众多的杰出人物既是中华民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需要,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